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能源消费面临结构变革,用户侧综合能源迎来发展机遇。公司从能源消费的现状和需求出发,针对用能企业的痛点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率先提出“三综合”顶层技术体系,即多能互补,多种能源的综合利用;供配储用,从供给端、输配端、储存端、应用端的综合调配;数智化技术、能源技术与用能生产工艺技术的综合协同,引领用户侧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的方向。
秉承“凝聚智慧,追求卓越”的理念,思安新能源以创新为驱动,研发突破能源梯级利用技术、先进储能储热技术、能源数智化技术等关键能源技术,推动大型企业能源体系升级,赋能企业效率提升,降低能源成本,减少碳排放,加快绿色转型。面向“双碳”目标和全球能源革命,思安新能源持续拓展行业应用边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智慧能源生态,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落地。
凝聚智慧 追求卓越
2.发展及团队
经过多年发展,思安新能源业务领域由水泥、钢铁等行业余能余热利用拓展至清洁供热、装备制造等多产业综合能源服务。公司注册资金2.0亿元,设置陕西创新研发生产中心、北京营销中心,并在上海、深圳等地设有分子公司。
公司与清华大学、西安交大等共同设立研发中心及研究项目公司,持续进行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整合创新;研发投入占比持续超过6%,居于行业前列;拥有百余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软件著作权等,并参与多项国家标准制定。
3.核心技术
在先进储能储热领域,思安新能源拥有国际领先的新型储热专利技术,覆盖固体、熔盐、相变等多种储热介质,适用于高温、中温、低温全温区储热需求。公司提供小时级至天级的全体系储热系统解决方案,包含国际先进固体储热及相变储热技术、自主研发的电储热锅炉产品、钢铁行业首套熔盐储热调峰系统等,广泛应用于光热发电、源网荷储一体化、清洁能源消纳、工业供热供蒸汽、民用供暖、用户侧余热余能发电调峰等场景,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在能源梯级利用领域,通过整合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依托E-DOMs™等能源优化调度标准化产品,结合能源品质特性,对空压、热泵、换热、制冷、配电等能源系统进行优化控制。方案紧贴生产工艺,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全面提升企业综合节能效果。
在能源数智化领域,依托集团自主研发的工业过程智能控制软硬件产品和数字化智能控制标准解决方案,结合能源服务经验,融合软件与能源技术,基于用户侧能源业务特征,面向行业场景提供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实现能源利用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控。
4.综合能源服务标准化产品体系
思安新能源以“三综合”理念为指导,构建综合能源领域全产业链服务能力。以提高企业用能效率为目标,公司自主研发一系列综合能源服务标准化产品,涵盖电储热锅炉、用户侧能碳管理(CPM™)、综合能源优化调度(E-WOMs™)、智慧运维(E-HOMs™)等,横向覆盖冷、热、电、气、汽等多种能源系统,纵向贯穿供(源)、配(网)、用(荷)、储(储)等能源环节,融合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能源管理核心技术,提升企业能源利用效率。
5.资质及荣誉
思安新能源是发改委、财政部首批备案节能服务公司,在2011年进入工信部推荐节能服务公司名录,同年获得中国节能服务产业优秀企业。2021年公司获得工信部首批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同年获得中国节能协会工业领域节能服务公司5A级(最高等级)认证。
公司于2023年获得工信部第五批服务型制造企业和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高效能固体储热技术、智慧综合能源数字化管控平台应用技术先后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2版和2024版,“基于工业企业柔性负荷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关键技术”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
公司连续多年获评中国节能协会“综合能源服务优秀企业”和“EMCA优秀会员单位”,为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EESIA)第一批综合能源服务能力和绿色低碳技术服务能力“双卓越”(最高等级)服务公司。
公司“汽车装备制造业智慧综合能源服务项目”荣获2024年《汽车制造业》“汽车工艺与装备创新奖”,连续三年获《中国冶金报》“中国卓越钢铁技术与服务供应商(机构)品牌”企业荣誉称号。
公司拥有工程设计专业资质-电力行业(新能源发电&火力发电),电力&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压力管道-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多省份售电等多项设计和施工资质,质量管理等运营体系完善。
6.行业典型案例
01余热余能发电典型项目-某钢铁企业余热发电项目
项目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压及富余煤气实现清洁发电,包括以下技术:富余煤气发电,确保废气达到环保排放标准,同时起到煤气调峰作用;高炉余压发电(TRT),通过透平膨胀机回收高炉煤气的压力能和潜热能,减少噪声污染并改善炉顶压力调节;烧结余热发电,利用烧结机冷却废气及富余饱和蒸汽发电,避免直接排放热能浪费。发电过程无一次燃料消耗,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能耗,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区域绿色发展。项目累计输送清洁电力49.05亿kWh,总计节能量为60.28万吨标准煤,为客户提供了可靠的清洁能源保障。
02高载能行业典型项目-某钢铁企业煤气发电储热调峰
思安新能源与国内某头部钢铁企业合作,以投资、建设及运营的模式,打造国内首创、行业首套熔盐储热调峰系统,年调峰电量820万kWh,全生命周期减少二氧化碳约18万吨。该系统将光热领域应用的熔盐储热系统与钢铁煤气发电耦合,跨界融合,开发新型调峰控制策略,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实现了钢铁企业储能及微网调节控制技术的突破,为行业的多能互补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03装备制造行业典型项目-中国头部重型卡车制造企业
针对厂区老旧设备效率低、人员冗余、能耗费用高等痛点,思安新能源提供全口径整体托管运营模式,以智慧综合能源管理平台为依托,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实现厂区能源高效管理、节能降本的目标,构建多能源运营团队,组织专业培训,多层次提升“人效”;统一规划整合园区的设备设施、备品备件及维保管理体系,全方位提升“物效”;大数据分析深度挖掘厂区实际用能特点及节能潜力,实施针对性节能改造优化,最大化提升“能效”,实现年节能率超过20%,减少碳排放近30%。
04清洁供热行业典型项目-某装备制造企业清洁蒸汽替代
因燃气价格增长,某装备制造企业园区外购蒸汽成本逐年递增,由于夏季蒸汽用量较低,管网损失较大,蒸汽品质受到影响。为保证蒸汽品质和系统用热安全性,降低蒸汽成本,思安新能源利用自主研发的电储热锅炉产品,通过电加热元件将绿电、谷电转换为热能存储于固体储热材料,放热时通过热交换器将储热材料存储的高温热能转换成蒸汽等形式输出,满足园区蒸汽使用需求,实现能源利用清洁化和经济化。
05智慧供热行业典型项目-某能源集团集中供热系统智能化改造
某热力公司负责近千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设备整体老旧,系统自动化程度低,缺少运营管理节能控制手段和现代化运维技术,能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思安新能源采用自主研发的E-IHMs智慧供热综合管控平台和PLC产品,集成人工智能算法、物联网二网平衡等技术,实现供热系统源、网、站、户全过程智能化提升,提高居民采暖舒适性,供暖季节能15%,节水40%,节电28%。
06智慧交通行业典型项目-某地铁集团站房智慧综合能源服务
思安新能源与某地铁集团合作,基于100%国产化核心软硬件产品,为地铁站房打造绿色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实现能耗碳排放监测、能源精准分析和智能控制、制冷空调系统风水联调等。系统与地铁BAS联动,智能监测人流量,实时调节供冷量,借助数字孪生技术和AI优化引擎,提升用能效率。项目供冷季全站节能量达25.8%以上。
07战略新兴行业典型项目-某基板玻璃企业园区动能系统建设
思安新能源与某大型基板玻璃集团深度合作,采用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EMC+EPC)的模式,为G8.5+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智慧综合能源服务。技术体系包括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制冷蓄冷、空压、空分系统、锅炉以及智慧综合能源管理平台等。实测一级高效制冷站EER为6.05,一级能效空压站综合输功效率达到68.7%,创造了行业一级能效新纪录,为高碳排行业开创了一条有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筑就了制造业服务典型示范。
7.价值贡献
秉承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节约资源、为人类改善环境的使命,思安新能源EMC、EPC等各项业务覆盖陕西、河北、河南、江苏、上海、湖南、江西等全国20余个省份,余热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装机量累计超过1GW, 用户侧综合能源服务项目累计节能超过3600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9450万吨,相当于新增森林面积390万亩。